2024年秘魯順利舉辦三屆APEC會議: 為邁向更加包容性的亞太區域奠定重要基礎

2024年秘魯第三度舉辦亞太經濟合作(APEC),並於111516日順利召開一年一度的經濟領袖會議,包含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均出席與會,提升秘魯的國際形象。

本次辦會共達成20項具共識基礎的倡議文件,包含「馬丘比丘領袖宣言」、11項部長級聲明,以及8項技術性文件,分別為「阿雷基帕賦權身心障礙人士目標」、「APEC發展和執行亞太地區潔淨及低碳氫能政策架構政策指引」、公正能源轉型倡議、「預防與降低APEC區域糧食損失與浪費原則」、永續金融倡議、「促進正式及全球經濟轉型利馬路徑圖(2025-2040)」(Lima Roadmap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to the Formal and Global Economies (2025-2040))、「伊奇馬重新審視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聲明」(Ichma Statement on A New Look at 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Agenda),以及「APEC性別平等結構改革自願原則及促進婦女經濟賦權建議」,以下將說明由經濟體領袖所採認的兩項「促進正式及全球經濟轉型利馬路徑圖(2025-2040)」,以及「伊奇馬重新審視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聲明」高階文件。

 

促進正式及全球經濟轉型利馬路徑圖(2025-2040

秘魯非常重視幫助其國內非正式部門就業的群體,轉型至受社會保險保障的正式部門,從本年初開始即辦理討論非正式就業的政策對話、工作坊等,並且成功地產出由領袖採認的轉型路徑圖。

利馬路徑圖設定於2040年進行檢視進展,整併於檢視「奧特亞羅瓦行動計畫」的工作中,由APEC秘書處協助資深官員執行相關工作,希望透過經濟體經驗分享、交流最佳範例,以及能力建構幫助區域內的非正式經濟轉型。

路徑圖內主要設定六大關鍵領域,鼓勵經濟體在若干領域執行行動,分別為:

1) 強化法規協調營造有利的商業環境;

2) 強化機構以加強政策協調及多方利害關係人合作;

3) 利用創新和數位化工具以促進包容性經濟參與;

4) 透過包容性的教育、能力建構和就業發展成熟技能的勞動就業力;

5) 促進包容性貿易和投資環境,以擴大市場進入和全球貿易參與;

6) 促進優質信貸以促進數位金融普惠。

並在各關鍵領域下細列執行內容,從制度、環境、教育、利害關係人合作等,全方面促進經濟體分享經驗、交流最佳範例。

APEC 21個經濟體領袖(代表)齊聚秘魯利馬,我國林信義領袖(代表)為上排右邊第四位。

(圖/APEC秘魯主辦會議官網)

 

伊奇馬重新審視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聲明

伊奇馬聲明為2014年「北京路徑圖」及2016年「利馬宣言」後,再度由領袖採認的亞太自由貿易區文件,尤其是當前的貿易環境已與剛好20年前提出自由貿易區構想時,大不相同,該聲明亦談及,體認到以市場為導向推進亞太區域的經濟整合為APEC的核心目標,因此在貿易保護主義升高的時代下,伊奇馬聲明有望為本區域的貿易自由與便捷化打一劑強心針。

該聲明強調5項推動促進的要素,包含:

1在貿易暨投資委員會(CTI)下,設置新的工作流,審查和分析區域和自由貿易協定實踐中的分歧和趨同領域,為探索新的工作領域奠定基礎,其中可能包括海關程序、投資、數位貿易、競爭政策、國有企業、貿易和勞工、貿易和環境,智慧財產權和中小微型企業等。

2強化區域和自由貿易協定的資訊分享機制,以及能力建構需求倡議,以縮小經濟體間的能力差距。

3CTI指導協調工作,鼓勵相關次級論壇將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納入相關工作流程。

4持續納入企業界與學界參與討論。

5由政策支援小組(PSU)持續支持亞太自由貿易區工作。

伊奇馬聲明中,說明PSU將於2030年完成檢視,CTI則是利用提交至部長的年度報告進行例行的回報工作。CTI討論下將納入更多與經濟體現今較關心的貿易議題,更會觸碰如勞工與環境、國有企業等,對若干經濟體較敏感的議題。

 

我國積極響應秘魯辦會

本年我國由賴清德總統指派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先生代表與會,林領袖(代表)在參與APEC領袖會議間,亦積極與理念相近經濟體領袖互動,並傳達賴總統所交付三項任務,包含我國積極貢獻國際社會、我國支持更公平,更具包容性的國際貿易秩序,以及我國願意促進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數位貿易發展。

我國為支持關注包容性發展的秘魯,亦宣布在APEC架構下,提出100萬美元的資金捐助,包含挹注人類安全、數位創新、婦女經濟賦權領域的子基金,希望幫助APEC延續促進相關領域的計畫能量產出,並實踐更多提升區域的包容性及創新發展。

林信義領袖(代表)為APEC官方錄製影片,說明如何強化合作。
(圖/APEC官網)

 

APEC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薾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