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亞太區域情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專家座談剖析全球貿易新局

面對全球經貿環境的快速變遷,亞太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與經貿架構發展備受關注。APEC研究中心於20241220日舉辦年度「亞太區域情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深入探討全球FTA趨勢及亞太區域主要經貿架構,並剖析美中貿易政策變化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以及亞太區域新興趨勢及未來挑戰。

全球FTA發展趨勢與亞太區域經貿架構對比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TPECC)秘書長許峻賓在引言中指出,全球FTA發展歷經多次轉折,特別是在2000年杜哈回合談判受挫後,各國加速推動雙邊及區域性FTA,以強化貿易夥伴關係。近年來,隨著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等區域經貿協定的成形,亞太經貿整合進入新階段,呈現出市場自由化與公平貿易並重的趨勢。

許秘書長比較了CPTPPRCEPIPEF的異同點。CPTPP以高標準市場開放為特色,涵蓋勞工、環境及數位貿易等新興議題;RCEP則側重區域內的貿易便捷化,強調供應鏈一體化與關稅減讓;IPEF則由美國主導,著重於法規協調、供應鏈韌性及新興議題,較少涉及市場自由化。

 

川普關稅政策的可能影響美中貿易戰升級風險

在「亞太區域政經局勢分析座談會」環節,與談人針對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競選連任時提出的對中國加徵60%關稅政策進行深入分析。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川普第一任期已展現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若其再次當選,貿易政策恐將進一步強化,美中貿易戰可能升級。由於美國總統可透過行政命令迅速調整關稅,這項政策具備高度可行性,並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帶來衝擊。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蘇翊豪則指出,美中貿易依賴度近年來已有所下降,因此新一輪關稅戰的影響可能不如2018年時那麼劇烈。然而,若美國通膨壓力持續升高,川普政府仍需審慎評估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並可能轉向針對特定產業,如綠能、電池與稀土產業,施加貿易限制。

 

美中貿易戰升級對台灣的影響

針對川普加徵關稅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鄧前政委強調,台灣可能面臨增加美國產品採購、配合美國貿易政策以及擴大對美投資等壓力。蘇助理教授則補充,美國對台灣供應鏈風險的關切將加劇,未來可能要求台灣進一步調整供應鏈布局,以符合美國的戰略需求。

 

亞太區域情勢回顧與展望

接著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鴻在引言中指出,根據202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亞太區域的發展在近年來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

1.          全球貿易與供應鏈挑戰:隨著各地區關稅與貿易壁壘的增加,這一趨勢可能會對亞太經濟體在過去數十年來所取得的經濟整合成果造成破壞。

2.          中國房產及整體應對戰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面臨泡沫化的風險,若中國持續實行出口刺激措施,可能會加劇全球供應過剩和市場競爭。

3.          氣候變遷挑戰:亞太區域許多經濟體正面臨全球暖化的影響,造成供應鏈中斷、基礎設施損壞等問題,並特別影響低收入國家和太平洋島國。

展望2025年,亞太地區的經濟成長預測已經上修至4.4%。此一增長主因來自全球及內部貨幣政策放寬,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中,這將進一步刺激私人需求。儘管部分經濟體成長放緩,但新興市場強勁的內需仍將推動全球經濟穩健發展。

 

亞太區域新興趨勢與未來挑戰

接下來的場次由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高級研究員池內健太博士發表。他提出了RIETI、一橋大學與義大利佩魯賈大學(Perugia University)三方合作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日本企業中無形資產投資與數位化進程對企業經濟租金分享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無形資產的投資(如研發與市場行銷)以及數位化程度,對租金分享的程度呈正相關,並歸納出大型企業、老牌企業和數位化程度高的企業,更可能向員工分享經濟利潤。

池內博士強調,企業層級的經濟租金(即超額利潤)如何影響薪資分配,已成為亞太區域經濟不平等現象的關鍵因素。

 

人工智慧與數位貿易:服務業的未來挑戰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澳洲委員會(AUSPECC)主席Arjuna Nadaraja談到了人工智慧(AI)對服務業的影響,尤其在法律服務領域的應用。AI雖然提高了法律服務的效率,但並未減少對律師的需求,而是強化了專業技能的需求,包括判斷力、經驗與客戶關係的管理。

此外,AI的發展也促使數位貿易的法規需要進行調整。Nadaraja主席指出,法規碎片化是目前數位貿易發展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在跨國的規範差異上(如歐盟的硬性法規與其他國家的軟性標準),這對企業構成了額外的成本。他建議,APEC應促進不同經濟體間法規的協調,以推動區域內數位服務貿易的發展。

 

服務業出口五大支柱策略

Nadaraja主席還提出了澳洲在推動服務業出口方面的五大支柱策略,這些策略旨在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並確保澳洲在亞太區域內的領先地位。這五大支柱包括:貿易開放、建立最佳實踐標準、提升教育體系吸引國際人才、數位轉型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政策數據的透明度與收集效率。

 

展望未來:應對全球政策轉變

最後,Nadaraja主席提醒,各經濟體應避免因美國川普政府政策改變而陷入報復性貿易行動的困境。他建議,各方應透過區域或多邊組織的合作來應對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同時持續在APEC架構下推動市場開放與永續貿易的議程。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TPECC)秘書長許峻賓引言比較亞太區域經貿架構。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分析美國新任總統關稅政策影響。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蘇翊豪認為新一輪關稅戰可能針對特定產業發起。
(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鴻引言回顧亞太區域情勢。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高級研究員池內健太博士介紹無形資產投資與數位化進程對日本企業經濟租金分享的影響。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澳洲委員會(AUSPECC)主席Arjuna Nadaraja說明AI對服務業的影響。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廖舜右(1)向與談人鄧前政委(2)及蘇助理教授(3)提問美國新任政府關稅政策影響。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APEC研究中心研究員何振生歡迎池內博士與Nadaraja主席蒞臨指教亞太區域新興趨勢與未來挑戰。

(圖片來源:APEC研究中心)



APEC研究中心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