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PEC衛生工作小組發布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各經濟體重申致力於消除子宮頸癌的決心,並於上月在首爾舉行的「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上正式推出《2026–2030年APEC經濟體加速消除子宮頸癌路線圖》。此路線圖建立在十多年來的區域合作基礎上,回應了當前在預防、篩檢與治療方面持續存在的落差。
該路線圖經由成員經濟體、專家及合作夥伴共同磋商制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設定的「90-70-90」目標保持一致,並借鏡2020–2025計畫的經驗,以加速在2030年前邁向消除子宮頸癌的目標。
韓國保健福祉部部長鄭銀敬(Jeong Eun-kyeong)在啟動儀式上致詞指出:「子宮頸癌仍是威脅許多女性健康的隱形殺手。我希望這份路線圖能描繪出一個更健康的未來,讓亞太區域的每位女性都能受益。」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子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原因,在亞太地區仍十分普遍。疫苗接種率、篩檢可及性及治療資源的不均,使數以百萬計女性仍暴露於風險之中。如何解決這些不平等問題,是本路線圖的核心目標。
過去十年間,APEC各經濟體已擴展HPV疫苗接種計畫、加強篩檢與治療服務,並制定全面性的消除策略。新的路線圖將進一步鞏固這些努力,重申APEC對消除子宮頸癌的承諾,協助各經濟體克服政策與執行層面的障礙,展示與擴大最佳實踐,並引導各國根據自身情境調整策略。
APEC衛生工作小組主席卡洛斯·路易斯·維拉·巴爾巴博士(Dr. Carlos Luis Vela Barba)強調,消除子宮頸癌應繼續成為本區域衛生議程的核心,藉此縮小健康落差並促進經濟韌性。
他表示:「這份路線圖體現了我們從願景走向行動的集體意志。透過強化衛生系統、動員永續資金,以及確保區域內女性能獲得預防與治療服務,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實現子宮頸癌的消除。這將是我們共同達成的歷史性里程碑。」
該路線圖將引導各經濟體在2030年前採取國內與區域合作行動,旨在彌補現有缺口,實現歷史性目標——在整個APEC區域內,將子宮頸癌從公共衛生威脅名單中徹底消除。

圖片出處: APEC 官方網站